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9的文章

芝加哥,我們會再來的!

圖片
   九月底,趁天氣變冷之前,我們坐火車來到了芝加哥。這個離聖路易5小時車程的美國第三大城,號稱建築之城,是火車興起後發展起來的大都會,雖然比聖路易晚發展,但是卻因交通工具的轉換,發展地更好,成為美國中西部的樞紐城市。    來訪的這個周末天氣十分不好,一直下雨,氣溫非常低,密西根湖畔風大,根本沒有辦法站在湖邊欣賞。幸運的是周六晚上雨勢稍歇,我們可以乘船沿著芝加哥河畔到密西根湖,由於芝加哥河面不寬,河畔建築物更為貼近,不能用小橋流水來形容,但就是有種雅緻,和其他擁有河流的城市大大不同,成為心目中最美的河道夜景首選。      芝加哥有許多聖路易沒有的,除了大都會的建築之美,NBA球賽、密西根湖畔景觀,這些都是這次還未瀏覽過癮的,再來造訪了!由聖路易坐火車到芝加哥,火車上可以閱讀休息,芝加哥市中心的公眾交通工具(Bus&Subway)又非常方便,我們下次再來應該還是會選擇火車之旅!

姊姊的六年級露營經驗

圖片
     姊姊中學在六年級時有個露營活動,四天三夜,是一個已經進行六十多年的傳統,很多該學區的阿公阿嬤在六年級時都有參與過這個活動,是學區中學生最難忘的回憶。在台灣時,就在學校網頁上看到這個活動了,當時和姊姊預告,開學後一個多月,就會有個露營活動,姊姊當時有點害怕,想說剛開學不久,就要去露營,不知道適應的狀況如何。沒想到開學一個多月來,姊姊學校生活適應地還不錯,ELL老師也很早協助做好露營的心理準備,包括該準備的物品,會有些甚麼活動之類的,和那些人同一隊,也都是學校完全規劃,甚至不讓孩子提前知道,因此也沒有太大的人際壓力,姊姊只是祈禱,希望能和自己比較喜歡的同學同一隊。    姊姊是個很會整理打包的小孩,之前參加過的過夜活動,從很小就是完全自己整理背包行李的狀態。這次也是如此,透過準備行李核對物品的過程中,她也做好心理準備,前兩天就把大行李送到學校先上卡車,週一早上再帶著隨身的小背包到校出發。    營隊時,校長還有所有六年級的老師,全部都一起參與,最棒的是還有八年級和高中的學生來當小隊輔,這些高中生非常了不起,因為高中的課程已經很繁重了,四天沒上課,回去還要自己補課。家長會為了感謝老師和帶隊的學長姐們,在營隊結束的時候,特別準備了晚餐,給帶隊人員帶回家,還幫學長姐準備許多點心,讓他們之後自己補課時,開心點!    過程中,學校陸續把營隊照片傳到Instagram,可以看到姊姊在營隊裡的樣子,可能因為很守規矩,還當選了Camper of the Day。祝福姊姊這些中學的回憶片刻,最終是生活中的養分。 出發前在家前門留影 小隊合影(學校上傳在Instagram的照片) 營隊結束時,家長會準備給帶隊老師和學生的晚餐和點心!        

熱氣球何時升空?

圖片
    今天傍晚是聖路易一年一度的熱氣球節(Ballon Festival),在市中心最大的森林公園舉辦。很久之前朋友就預告著夜晚看熱氣球點亮的華麗壯觀,是不可錯過的夏日晚宴,我們只來一年,一定不要錯過。來到美國的這兩個多月來,實在是太多活動可以參加了,尤其在這種只來一年,錯過今年,不再有機會的心情之下,能參與的絕不想錯過啊!這幾週來的周末,接連有好幾個活動,露天音樂會、妹妹小學的露天電影院、中秋節華大同學會的BBQ派對,感覺在這裡,每天都有熱鬧可以參一腳,美國社會非常多在戶外,或公園或街道,一群人透過節慶社交聚會的場合,人群互動頻率之高,實在也是一種文化衝擊。     然而大人想參加,小孩不見得想去,因為對他們來說,也許家裡最舒服,網路上的節目影片更有吸引力,我不知道其他小孩是怎麼被帶出門的,不知道其他的家庭是否也發生過像我們家一樣的衝突,我們想要的,無法吸引他們,她們想要的,都是電視網路,宅在家的舒適自在;偏偏孩子還無法自主,必須跟著大人一起行動,這些外在的節慶熱鬧,背後真實的家庭互動卻是一次次的拉扯,怎麼把孩子帶出門,竟然是媽媽最頭痛的事情。     有時就放著孩子,自己在家,隨便他們要做甚麼了,不管她們的視力,不管她們的經驗回憶了,這樣的時刻,我人到了節慶現場,心還是放不下。無法帶動孩子,隨著孩子年紀漸長,竟來是越來越深的痛處。孩子即將成熟,即將到離開父母單飛的一刻,到底作為一個母親,我想給孩子甚麼?孩子真的收到的又是甚麼?每一次的爭執,都覺得好頭疼,和另一半討論後得到的做法和建議,常常是進一步退兩步。     其實在來美前,這樣的糾結,已經讓我去找諮商師,整理自己。諮商師一直努力的要喚醒個案的自我,看看是如何的成長歷程,如何的超我會在這樣的母親角色中,感受到的是挫敗,是痛苦,而不是付出的收穫和愛。必須看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痛,以及為何越演越走調的戲碼,個案卻沒有能力即時喊卡。諮商的過程,有很多的覺察是之前所不曾意識的,包括母女關係的分化與未分化的差別,以及對原生家庭、母職及夫妻關係的整理。出國前最後一次的談話,談的是,為什麼要對許多角色有這麼多全能的框架,不能夠看看真實的自己其實已經很努力了嗎?為什麼總是有一個過高的標準,不斷地鞭策自己,事情可以做地完美完整,帶孩子和帶人,卻不是憑著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或者,根本就不用努力。     今晚的拉扯

中秋節快樂

圖片
    line群組裡,陸續收到中秋節祝福的這個晚上,我們在Forest Park 的St.Louis Symphony Orchestra(SLSO)的露天音樂會,最後一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音樂會結束後放起了煙火。煙火並沒有特別壯觀,但在向著湖面的草坡上,或坐或臥的欣賞,就是非常愜意。好可惜姊姊不想跟,爸爸在醫院老闆同事的晚餐聚會,這個晚上就只有我和妹妹,經歷這場不是為了慶祝中秋節,卻幫助我們賞月賞景的戶外音樂會。     每年中秋都是和親朋好友相聚的日子,去年中秋也在朋友家素烤,看著一群從小一起成長的孩子,都上了國中,烤著烤著就玩起了主動和門口路人打招呼的遊戲,看看每個騎車經過路人會如何反應,沒有特別捉弄路人的意味,就是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的小樂趣。南臺灣的中秋,雖然常常熱地像夏天一樣,但是時序進入秋天,還是會讓人特別善感,去年看著這群在學子家園長大的孩子,從小學到國中的變化,想著父母親如果沒有跟著成長,哪能引導這些聰明的e世代青春期小孩呢?     今年一家人在美國,後天晚上要參加華大台灣學生會辦的中秋團聚烤肉會,前兩天在朋友家,趕工自製奶油太陽餅,想要送給小孩的ELL(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老師,想著這些老師應該對其他文化比較有興趣,比較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甜點,不敢送超市裡可以買到的棗泥、蓮蓉這些口味的月餅,因為不只一次聽到當地台灣朋友說到外國人沒有辦法接受,月餅尤其是加鹹蛋黃的,還是我們自己才有辦法理解箇中美味。     上個星期才在另一位朋友家自製鳳梨酥,這週接著做太陽餅,我這有點麩質過敏的體質,還是不敢多吃麵粉類製品,非常節制,深怕每次多吃麵粉類製品後的皮膚過敏反應又上身。當了兩個月的廚娘,每天早上要準備三個便當,三餐盡量都吃家裡,如果再不變化出新菜色,連自己都膩了,尤其我們家的麵食類降到最低的狀態,目前每天變化的菜色實在不多,這個中秋,想的是要調整在美生活的飲食習慣,希望全家人這一年在美國是越來越健康的。每個節慶都是傳遞祝福的日子,中秋月圓,總讓人想到圓滿祥和,祝福每一位親朋好友,健康幸福;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SLSO Concert at Forest Park 傍晚7點開始的音樂會,天還是亮的    自製奶油太陽餅,香

我們需要的只是一條乾淨的溪.....

圖片
   到美國後的第一個假期,是9月初Labor Day的週末。原本想去離家5小時車程的芝加哥旅行,但前陣子忙碌適應的生活,身心疲勞,全家人都只想往大自然裡跑。於是,搜尋了附近的州立公園,決定到離家2小時半車程的一個小木屋生活個幾天。    雖然Missouri State沒有甚麼如黃石公園般知名的國家級景觀,但森林資源是很豐富的。在St.Louis的西南方,就有個Mark Twain National Forest。我們這次住幾天的小木屋,就在Mark Twain National Forest的東南邊,附近有好幾個州立公園,Johnson Shut-Ins、Elephant Rock等,木屋旁就有小溪可以釣魚玩水,而且是農場主人自己的私有地,釣魚不需要再另外購買牌照(fishing licence)。於是準備了釣竿、玩水的涼鞋、好幾天的食材,想著要過幾天放空玩水釣魚的生活,我們家開始了來到美國的第一個度假之旅。     入住的小木屋是小而美的 Koiania Vally Ranch ,在這個假期,只有我們家和另外一個大家庭,總入住人數大概20人左右而已,農場主人非常親切,小木屋離釣魚戲水的小溪,大概2分鐘車程,用走的就可以到,整段溪水只有住宿農場的客人會到此,三天的假期,一家人就在這條小溪游泳玩水釣魚,釣來的魚在媽媽力主放生下,回歸大自然,就把釣魚當成拋竿拉竿的運動,也是樂事一件!在這裡完全沒有手機訊號,只有在木屋中有微弱的wifi訊號,對於依賴網路的我們,透過網路的移除,我們真的回到了最單純的生活。      其中有一天到鄰近的Black River,沿著河水漂流(Float Trip),或獨木舟或橡皮艇,平靜清澈的河水,5英里的水路之旅,非常舒適愜意;沿途許多人在河邊擺個帳篷,或戲水或喝點飲料玩水槍,非常在地的假期模式,我們也深深愛上了。     農場內的貓狗都超級親人,改變了我們對貓的印象,晚上的時光,姊妹在貓狗陪伴下,幸福感洋溢,姊姊甚至發出了人生的願景,她長大後只要有一隻狗一隻貓相伴,人生就很滿足了!

Open House

圖片
    姊姊中學的Open House在8月22日,開學後一個多星期舉行,妹妹的小學則晚一週,在8月29日。Open House其實就是台灣的班親會,在晚上舉辦,讓家長到校和老師見面,了解老師教學的規劃。     在台灣時班親會,參加最踴躍的是一年級,幾乎全部家長都會到,但之後隨著孩子成長,到了高年級,家長大概也覺得老神在在了,參加的家長是越來越少。其實之前就和朋友討論過,這樣真是太奇怪了,應該是孩子越大,越要和老師及其他同學家長互動才是,孩子越大越需要引導,也受到更多同儕的影響。     姊姊中學的Open House 是6到8年級全部一起舉辦,因為學校的總學生數大概是650人,當天真是人山人海,非常多家庭都是父母親都一起到場。校長會在大禮堂一起介紹自己和學校的工作人員,家長會(Parent Teacher Organization, PTO)也在此時大力宣傳招募新血,然後才讓父母親隨著自己孩子的課表,到不同的教室和各個科目的老師們見面,聽老師們說明這學期的規劃。     當天的心得有三,其一,老師們的自我介紹,大多會介紹到自己的家庭和興趣,興趣部分五花八門,有業餘音樂家也有義消(fire fighter),感覺老師們大多非常幽默風趣,過得很精采。其二,每天的課表中都有藝術和體育課,藝術和體育的時間(40分鐘)雖然比主科(語文、數學、科學、社會)每一堂的53分鐘來的少一些,但每天都會上到每個課程,這樣的規劃,真的比我們成長的中學生活,平衡豐富多了!當天我們也和孩子一樣跑教室,每堂課之間只有3分鐘,沒有下課,真地好趕,只有午餐時間可以稍微交朋友;其三,每個老師都鼓勵家長有問題可以寫email,整個學校有共同的網路平台,讓家長可以隨時登入帳號看到孩子的成績出席狀況,其中也都有各科老師的email,可以隨時聯繫老師,校長則是每週五都會寄學校相關活動訊息的email給家長。我們在台灣的小學,雖然常用line群組,但是看老師而定。在這裡有方便的email系統,感覺更可以直接從各科老師那邊取得訊息,同時也更邁向paperless的狀態。     妹妹小學的Open House也是全部年級一起舉辦,所有的家長在體育館先聽校長講治學理念,然後再到自己孩子的班上教室和老師見面。因為小學有固定教室,只有Science、Art這些科任課要換教室,不像中學要跑教室,因此這回看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