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上山的賞楓之旅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11月 11, 2019 今天下了第一場雪,冬天真的來了,秋天美麗的色彩,被冬天的白色大地取代,將之前幾週或在聖路易市區的森林公園(Forest Park)或沿著密蘇里河、密西西比河畔的追楓半日遊,或就在家門前社區捕捉的景色,集錦於此,漫漫長冬即將開始,秋天的短暫卻讓人餘韻無窮。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Stay-at-home 滿兩週... - 4月 04, 2020 昨天聖路易郡政府宣布公園關閉,我們下午運動的選項少了一個,本來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狀況下,在公園裡活動跑步,但現在隨著美國疫情嚴峻,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4月3日,確診病例達27萬7千人,死亡病例近7千人),為了避免公園內可能發生的群聚感染,郡政府的這項命令,並不令人意外;若之後宣布延長stay at home,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情。目前郡政府提供根據郵遞區號查詢該區域感染人數的 統計網站 ,可以知道自己所在區域附近的社區感染嚴重程度。 美國疫情究竟為何會這麼嚴重?非常認同紐約時報上分析的切點( 註一 ),美國CDC未能即早擴大檢測的量能,在三月初之前,檢測的實驗室有限,同時輕忽此疾病的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也有傳播病毒的危險性,沒有檢測確認,就無法及早阻止病毒在社區中傳播。文中針對一月底到三月初,美國為何無法建立大量檢測的量能,CDC與FDA還有整個聯邦政府因應的過程,有完整的紀錄。在疾病擴散之後,接下來面對的就是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3天前 台灣政府宣布 捐贈口罩給歐美國家(註二),台灣是越來越強壯了,在這次疫情中, 國際社會有許多肯定台灣如何防疫的報導 (註三),讓世界看見台灣。 今天早上去美國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採買,去Whole Food的主因是原本最常去的Trader Joe's 目前都要排隊才能進入,實在是不想花時間在店門外排隊,而Whole Food離家近,雖然比較昂貴,但是有Amazon Prime Membership的話,許多品項有折扣,況且是平時比較熟悉的超市,能夠快速找到所需物品,快速離開,在這防疫期間,減少在室內公共空間活動的時間,還是非常重要。今天早上的Whole Food的客人,戴上口罩的比例,已經增加到4成左右了,N95、外科口罩和布口罩都有人戴,美國CDC基於Covid-19無症狀患者也有傳播病毒的危險性,建議在有社區感染的地區,每個人在較為擁擠的室內空間(例如超市和藥局),都戴上口罩,對防疫有幫助(註四),而有限的外科口罩資源就留給醫療單位使用。 結帳時,收銀員的前面也加了個壓克力檔板,每天要面對這麼多客人的收銀員,沒有口罩防護,真是高風險群,這個壓克力檔板,在他們側頭和客人說話幫客人裝袋時,沒有任何幫忙... 閱讀完整內容
Birthday Party - 4月 25, 2020 4月25日是媽媽70歲的生日,不能在台灣聚會慶祝,於是在美國自己做了個蛋糕,錄個影片,全家人一起祝福外婆生日快樂。其實為媽媽過生日的歷史並不長,為父母慶生是兄弟姊妹們離家後,相聚的一個理由,媽媽是個謙和 不喜歡當主角的人,即使家庭裡的生日聚 會, 也希望大家在網路社群中說聲祝福就好,不喜歡聚會熱鬧的場合。我們成長過程中家人間一直是簡單過生日的,頂多上餐館聚餐,唱個生日蛋糕許個願望;直到長大些, 在朋友間,才有比較屬於自己的生日聚會,但還是以聚餐為主,從來沒有派對形式的生日 聚會。 美國Birthday Party的文化,從小習慣以朋友間聚會的方式慶祝,很小時就是以爸媽朋友為主,開始有玩伴朋友之後,就可以邀請自己的同學、玩伴、朋友,Party的活動更是五花八門,許多公共場所從餐廳、運動中心、溜冰場、游泳池、博物館、美術用品店的才藝教室,大多有辦Birthday Party的方案,可以只租場地,也可以連食物活動都一起的方案;對小孩來說,從事前決定今年生日聚會怎麼辦、在哪裡辦、要邀請誰、有甚麼活動、之後寫謝卡給送禮物的同學,辦生日派對,成為聚會的主角,真的是不斷練習社交能力的一個絕佳機會。在學校裡,校長或老師,都會公布當天生日的同學,生日落在週六週日的則週五會公布,全班為生日的同學唱生日快樂歌,重視並且慶祝每個孩子的生日,是美國學校非常重要的文化。不僅只有注重小孩的生日派對,一群朋友間的生日也是要好好過的,媽媽們可以為了慶祝朋友的生日,拋家棄子出外過夜旅行,爸爸們義務在家看小孩,讓老婆出門為朋友慶生... 姊妹們的生日都在11月,雖然已經開學2個多月,媽媽也躍躍欲試,想要幫他們辦Party,但是兩位美少女都是比較慢熟的個性,推都推不動,於是還是在家裡慶祝;姊姊在11月中收到第一個生日派對的邀請,很意外的是,姊姊說她根本和那位同學沒有多熟,只是有兩堂課一起上而已,那位同學是比較害羞的個性,邀請函是透過辦活動app寄到我的信箱的,應該也是這位同學的媽媽主導辦的。雖然不很熟,姊姊還是決定去參加,覺得新鮮沒參加過,想看看同學們怎麼玩生日派對。我們一起去選了個禮物,參考朋友意見,以派對舉辦地點的費用除以參與者人... 閱讀完整內容
芝加哥,我們會再來的! - 9月 30, 2019 九月底,趁天氣變冷之前,我們坐火車來到了芝加哥。這個離聖路易5小時車程的美國第三大城,號稱建築之城,是火車興起後發展起來的大都會,雖然比聖路易晚發展,但是卻因交通工具的轉換,發展地更好,成為美國中西部的樞紐城市。 來訪的這個周末天氣十分不好,一直下雨,氣溫非常低,密西根湖畔風大,根本沒有辦法站在湖邊欣賞。幸運的是周六晚上雨勢稍歇,我們可以乘船沿著芝加哥河畔到密西根湖,由於芝加哥河面不寬,河畔建築物更為貼近,不能用小橋流水來形容,但就是有種雅緻,和其他擁有河流的城市大大不同,成為心目中最美的河道夜景首選。 芝加哥有許多聖路易沒有的,除了大都會的建築之美,NBA球賽、密西根湖畔景觀,這些都是這次還未瀏覽過癮的,再來造訪了!由聖路易坐火車到芝加哥,火車上可以閱讀休息,芝加哥市中心的公眾交通工具(Bus&Subway)又非常方便,我們下次再來應該還是會選擇火車之旅!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