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學年結束-4年級妹妹篇

圖片
    五月底,在前往學校還Chrome Book的路上,我問妹妹,如果我們在網路學習這段時間,能夠跟好老師派的作業,盡量完成,在結束要還電腦的這一刻,會不會更安心開心?妹妹說,應該不會吧,我覺得我寫很多了啊,如果再寫更多,我一定會壓力更大,不會開心的!(媽媽的封閉式問句,凸顯自己對於沒有盯好小孩完成作業,有多麼不安心!) 學年結束-前往學校還電腦的路上                                           學校Cafeteria的入口,也是學校課後安親班(KidZone)接小孩的地方                                   這位4年級的小女生,很喜歡閱讀,可是非常不喜歡寫作業,偏偏她的老師是全4年級(其實也才3個班)作業最多的。妹妹的老師是一位比較年長的女性,聽同學媽媽提起才知道老師已經75歲了,這在台灣早就退休的年紀,卻依然因為喜歡工作,留在學校裡。老師Mrs. Olson非常喜歡閱讀也非常注重孩子的閱讀,記得在學年開始時的Open House和兩次的家長座談會裡,老師和家長分享的主要資訊就是她預計帶孩子讀哪些書,每天在學校的課程裡頭,有一段時間就是坐在教室地毯上,聽老師讀書,也引導她們在閱讀之後,進行小組討論或者用小話劇等方式呈現書裡的內容。     網路學習階段,我才更了解妹妹的老師帶閱讀的方式,她給孩子的閱讀作業是請孩子選個作家,閱讀這位作家的一系列作品(至少3本),從其中分析這位作者說故事的方式(包括習慣使用的寫作技巧,譬喻或者象徵),作家常常書寫的題材和作家本人的生命經驗的關係,蠻深入的在帶孩子體會故事背後的角度,我覺得這位老師真是很深入地在引領閱讀,但是妹妹卻覺得寫老師的作業,非常不容易,居家令期間沒了學校集體引導的氣氛,妹妹呈現放棄寫閱讀作業的狀態,書僮媽媽帶動的結果,完成度大概五分之二而已,為了不想打壞她愛閱讀的胃口,也沒逼著她一定要完成這些閱讀作業了。 居家令作業之一:記錄這難忘的時刻裡,到底待在家都在做甚麼呢?     妹妹每天一定可以完成的,就是數學作業。老師每天出個一到兩題,請小孩上傳自己講解數學解題做法的影片到班上群組裡。妹妹學校的數學教育,非常注重讓孩子表達自己理解和運算的方式,所以不僅是網路學習階段,妹妹說平時在班上也是如此,老師教完一個觀念,讓孩子演算時,會不斷地讓孩子發表

學年結束-中學姊姊篇

圖片
   學區的學年在昨天正式結束了,姊妹倆的Chrome Book分別在昨天和今天還回學校。春假結束後的這四分之一學年都是在家網路學習,兩個孩子,不一樣的個性,不一樣的收穫,先來記錄功課很多,堅持到最後的6年級姊姊。    姊姊是一個自律很強的小孩,在網路學習開始之前,就已經建立自我要求完成作業的習慣,一個Project如果是星期一派的,規定下週一要交,她從知道作業的那一天起,就會開始鬼叫哀號,覺得自己壓力很大,因為她給自己訂的目標是三天內就想寫完,有些她怎麼努力也摸不著的科目,比如Social Study,她就會著急地想請家教老師(Tutor)協助她,趕快找到作業的答案,家教老師常跟我說,這樣很可惜,她喪失了一個從美國人的角度理解美國獨立戰爭,理解南北戰爭的機會,但是我可以體會姊姊的心情,就是很想把手邊的工作完成,才能輕鬆點,怎麼理解那些故事背後太多的背景,真地是英文掌握有限的她無法一下子達成的。但是,如果是她很有把握的功課,比如Science,她就會做地很精美,雖然一樣提早完成,但絕對不馬虎應付。    因為6年級的姊姊,完全不讓我插手協助,應該是說一協助母女就會翻臉,她嫌我甚麼都不懂,又丟給她更多更大的問題,而我覺得她態度不好,對一心要引導她思考的阿母一點都不尊重,當成是投幣機,一問就要立刻有答案;為了避免母女關係的緊張,加上自己的確也不了解中學的許多Projects要如何完成,因此學年一開始,就立刻尋找當地的家教。我們的家教老師是另一個學區的小學老師,小時候是過動兒有專注力不足問題的她,目前也仍在服用專注力控制的藥物,她精力旺盛,一整天在學校的課程結束之後,還能接幾個家教課,很幸運透過當地的家教公司,找到這位老師,緩解母女之間要面對學校作業的緊張。她協助小孩的作業方式,也是不斷地引導思考對話,姊姊中學的功課都是開放性的Project,比如南北戰爭時期的青少年過著怎樣的生活,要從書籍從網路去找當時的青少年在家庭裡、在學校、男女差異、和軍隊的關係、有沒有哪些工作機會等等;如果沒有家教老師的協助引路,找到一些適合的參考資料,真地會走很多冤枉路。大約經過一個學期之後,姊姊逐漸熟悉了學校,當她開始非常有自己的計畫,有自己想做作業的方式,就不想要家教老師的陪伴,覺得自己做作業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有時候就會抱怨家教老師非常僵硬,越討論越麻煩,明明老師要的方向就不是家教老師的理

Birthday Party

圖片
        4月25日是媽媽70歲的生日,不能在台灣聚會慶祝,於是在美國自己做了個蛋糕,錄個影片,全家人一起祝福外婆生日快樂。其實為媽媽過生日的歷史並不長,為父母慶生是兄弟姊妹們離家後,相聚的一個理由,媽媽是個謙和 不喜歡當主角的人,即使家庭裡的生日聚 會, 也希望大家在網路社群中說聲祝福就好,不喜歡聚會熱鬧的場合。我們成長過程中家人間一直是簡單過生日的,頂多上餐館聚餐,唱個生日蛋糕許個願望;直到長大些, 在朋友間,才有比較屬於自己的生日聚會,但還是以聚餐為主,從來沒有派對形式的生日 聚會。          美國Birthday Party的文化,從小習慣以朋友間聚會的方式慶祝,很小時就是以爸媽朋友為主,開始有玩伴朋友之後,就可以邀請自己的同學、玩伴、朋友,Party的活動更是五花八門,許多公共場所從餐廳、運動中心、溜冰場、游泳池、博物館、美術用品店的才藝教室,大多有辦Birthday Party的方案,可以只租場地,也可以連食物活動都一起的方案;對小孩來說,從事前決定今年生日聚會怎麼辦、在哪裡辦、要邀請誰、有甚麼活動、之後寫謝卡給送禮物的同學,辦生日派對,成為聚會的主角,真的是不斷練習社交能力的一個絕佳機會。在學校裡,校長或老師,都會公布當天生日的同學,生日落在週六週日的則週五會公布,全班為生日的同學唱生日快樂歌,重視並且慶祝每個孩子的生日,是美國學校非常重要的文化。不僅只有注重小孩的生日派對,一群朋友間的生日也是要好好過的,媽媽們可以為了慶祝朋友的生日,拋家棄子出外過夜旅行,爸爸們義務在家看小孩,讓老婆出門為朋友慶生...     姊妹們的生日都在11月,雖然已經開學2個多月,媽媽也躍躍欲試,想要幫他們辦Party,但是兩位美少女都是比較慢熟的個性,推都推不動,於是還是在家裡慶祝;姊姊在11月中收到第一個生日派對的邀請,很意外的是,姊姊說她根本和那位同學沒有多熟,只是有兩堂課一起上而已,那位同學是比較害羞的個性,邀請函是透過辦活動app寄到我的信箱的,應該也是這位同學的媽媽主導辦的。雖然不很熟,姊姊還是決定去參加,覺得新鮮沒參加過,想看看同學們怎麼玩生日派對。我們一起去選了個禮物,參考朋友意見,以派對舉辦地點的費用除以參與者人數來算看看大概要送多少錢的生日禮物才不失禮,因為用app邀請,因此可以知道那些同學會來,舉辦地點在高爾夫球練習場餐廳,

復活節(Easter)記事

圖片
    復活節(Easter)對基督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甚至比聖誕節更有宗教意義,因為這一天耶穌從死裡復活,為人類罪行受難上十字架的耶穌,在這一天顯現了復活的神蹟,對基督徒來說是信仰中的重要時刻。從2月的Ash Wednesday開始、復活節前一週的Palm Sunday、復活節前三天的Good Friday,乃至復活節;這中間長達近6週的時間,是所謂的Lent Season,紀念著耶穌受難前的神聖日子。今年來到美國,身邊非常多虔誠的基督徒,也參與了教會的主日學讀經的活動,對於基督教信仰,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也因此,這個復活節,雖然只能待在家,沒有外在熱鬧的慶祝活動,但在家裡看著密蘇里州著名的基督教故事劇場( Branson Sight& Sound Theater ),在網路上播放的耶穌受難的音樂劇(Jesus),特別有感動,尤其看到耶穌受難前一樣有恐懼,不斷和神對話的片段,令我這基督信仰的門外漢,困惑卻觸動。    復活節雖然是屬於基督教的日子,但是在美國有許多非宗教性的慶祝活動,大概都和春天有關,復活節在春分之後第一個滿月後的週日,因此每年的日期不大相同,今年落在4月12日。復活節除了是基督死裡復活的日子,也是春天的一大節日,迎接從冬天寒冷中逐漸甦醒的大地。紐約市在復活節有個Easter Parade的傳統,戴上兔子或其他特殊造型的帽子的表演者,在紐約第五大道前遊行慶祝,白宮前草地有個第一家庭參與的滾彩蛋活動,或者各地公園找彩蛋的活動,這些活動在今年當然全部都取消了。但是待在家的漫漫時光中,節慶還是要慶祝的,於是聽了美東好友的作法,從來沒有找過復活節彩蛋的我們,去超市買了自己染彩蛋的器具,也買了許多可以放小糖果小文具的塑膠彩蛋,決定自己玩一玩。    一早起床,請姊妹把糖果還有自己做的摺紙星星或者黏土球放到塑膠彩蛋中,藏到後院;再通知鄰居妹妹們分批去找彩蛋,維持社交距離,還是可以模擬一下這種樂趣的!重點是,那一整天藏彩蛋、看鄰居朋友們找彩蛋、染真正的彩蛋、做個蛋糕;一整天下來,小孩的螢幕使用時間降到居家隔離期以來的最低點,這個復活節,是從電腦螢幕回到生活的復活日! 這個彩蛋很好找吧! 人生中第一個自製的巧克力蛋糕,如果不是居家隔離在家的漫漫時光,大概永遠静不下來玩廚房了。

馬拉松賽事-未完成

圖片
    今天學區正式宣布到學期結束前都是在線上學習,孩子不會再到學校上學了。雖然在預料之中,但是面對這樣的宣布,還是有強烈的失落感。下學期有很多好玩的事在行事曆上:3月底本來要參加的聖路易馬拉松賽事,4月初大聯盟棒球賽季開始,妹妹學校合唱團原本要進行開場演唱,一群家長一起現場看球的熱鬧,5月初妹妹的5K Girls On the Run和到密蘇里州首府的戶外教學,5月中姊姊的戲劇表演....現在全部都沒有了,不失落真是騙人的。       原本為準備3月底的Go St.Louis半馬,已經練習了兩個月,想著可以在這次的馬拉松賽事,打破之前自己的半馬紀錄;3月中宣布賽事取消之後,孩子學區停課,適應著在家的節奏,停頓近三週沒有規律練習。今天早上終於在原本要一起參加賽事朋友的激勵下,早起在社區跑步,雖然只跑了3K,但跑步的美好感受又都回來了。和朋友約好,要在郡政府宣布結束Stay at Home之後,相約跑一次原本大會賽事所訂的路線,為之前的練習,留下紀錄。回想今早重新練跑的身心舒暢,雖然沒有參與到幾千人一起跑步的熱鬧及完賽的激動,但是能夠持續練跑,才能承接未來,當下錯失的經驗雖然可惜,但若能找到聯繫未來時,當下可以看待的角度,才能跳脫這遺憾的心情。 目前只能在社區中練跑,健身房不知道要何時才會重新開放,公園在政府宣布關閉下,也不好去練跑了! Go! St,Louis是每年3月和10月的馬拉松盛會主辦單位,半馬全馬都從Forest Park出發,終點到市區密西西比河畔的當地地標-St.Louis拱門,路線中沒有太過陡峭的坡度,加上三月底的涼爽天氣,應該是很多選手可以破紀錄的賽事!

Stay-at-home 滿兩週...

圖片
    昨天聖路易郡政府宣布公園關閉,我們下午運動的選項少了一個,本來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狀況下,在公園裡活動跑步,但現在隨著美國疫情嚴峻,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4月3日,確診病例達27萬7千人,死亡病例近7千人),為了避免公園內可能發生的群聚感染,郡政府的這項命令,並不令人意外;若之後宣布延長stay at home,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情。目前郡政府提供根據郵遞區號查詢該區域感染人數的 統計網站 ,可以知道自己所在區域附近的社區感染嚴重程度。    美國疫情究竟為何會這麼嚴重?非常認同紐約時報上分析的切點( 註一 ),美國CDC未能即早擴大檢測的量能,在三月初之前,檢測的實驗室有限,同時輕忽此疾病的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也有傳播病毒的危險性,沒有檢測確認,就無法及早阻止病毒在社區中傳播。文中針對一月底到三月初,美國為何無法建立大量檢測的量能,CDC與FDA還有整個聯邦政府因應的過程,有完整的紀錄。在疾病擴散之後,接下來面對的就是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3天前 台灣政府宣布 捐贈口罩給歐美國家(註二),台灣是越來越強壯了,在這次疫情中, 國際社會有許多肯定台灣如何防疫的報導 (註三),讓世界看見台灣。    今天早上去美國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採買,去Whole Food的主因是原本最常去的Trader Joe's 目前都要排隊才能進入,實在是不想花時間在店門外排隊,而Whole Food離家近,雖然比較昂貴,但是有Amazon Prime Membership的話,許多品項有折扣,況且是平時比較熟悉的超市,能夠快速找到所需物品,快速離開,在這防疫期間,減少在室內公共空間活動的時間,還是非常重要。今天早上的Whole Food的客人,戴上口罩的比例,已經增加到4成左右了,N95、外科口罩和布口罩都有人戴,美國CDC基於Covid-19無症狀患者也有傳播病毒的危險性,建議在有社區感染的地區,每個人在較為擁擠的室內空間(例如超市和藥局),都戴上口罩,對防疫有幫助(註四),而有限的外科口罩資源就留給醫療單位使用。     結帳時,收銀員的前面也加了個壓克力檔板,每天要面對這麼多客人的收銀員,沒有口罩防護,真是高風險群,這個壓克力檔板,在他們側頭和客人說話幫客人裝袋時,沒有任何幫忙。早上的Whole Food,人很多,在超市內要維持社交距離,非常困難

姊妹的籃球季

圖片
    姊妹在台灣時,原本都沒有在打籃球,妹妹是學校網球隊的成員,因此原本想找網球的課程或球隊,在美國時可以延續原本的運動習慣,但是在家裡附近的室內網球場,開車有一段路,且費用實在高昂,因此猶豫不前。     學區每個季節都有一個跨校間的球賽運動,秋季是排球或足球,冬季是籃球,春季是壘球;知道這樣的活動訊息時,已經來不及報名秋季的活動,只能從冬季的籃球開始參加,姊妹從完全不會打籃球,到球季結束時,越來越有興趣,全家人可以一起玩籃球娛樂,這過程實在有很多體會值得記錄。     學區的這種球賽,是屬於娛樂性質(For Fun),報名就可以參加,不需要經過任何的篩選,也開宗明義,就是要讓每個參加者都輪流上場,不以比賽結果為目標,而以大家盡量參與,培養團隊默契為主。教練由報名者的家長自願出來擔任,每週週間練習一次,週末與其他學校比賽一場,整個球季從11月中開始到隔年2月底結束。      雖然教練由家長擔任,但是因為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家長才會自願出來擔任教練,對這些入門程度的小孩們來說,指導他們是綽綽有餘。原本姊姊的隊伍,一開始沒有家長自願出來擔任教練,我鼓動先生差點跳出來當教練,現在想想,幸好沒有這麼莽撞,許多籃球術語,轉換語言,可能會雞同鴨講,而且對他們的球賽文化,完全陌生,還是先當個參與者就好。     姊姊隊上有9個隊員,擔任教練的這個爸爸,同時在兩個孩子的球隊當教練,因此週間的練習,他是要整個晚上都奉獻給小孩了,一個晚上訓練兩個隊伍。我對這個爸爸特別佩服,姊姊隊伍一開始總是輸球,甚至輸到記分板都不再加對方的分數了,在場邊看球的家長,都快要不知道怎麼為他們加油了,但是他總是能一直鼓勵小孩,甚至也寫email鼓勵家長,說雖然輸球,但是有看到孩子的團隊默契越來越好之類的,還帶大家一起到華盛頓大學看大學女籃的比賽,也安排了球季後的聚餐和頒獎。美國文化中,讚賞小孩是這麼的自然,總是可以找到每個人的優點,給予鼓勵;作為常常心急希望小孩快點進步又在意輸贏的急性子媽媽,這個教練爸爸,實在是值得我學習的好榜樣---溫和正向,總是支持小孩!     妹妹的球隊有14個同學參加,人多到教練和學區運動中心每個週末要了兩場比賽,妹妹從很被動不太敢運球投籃,一接到球就想傳出去;到後來很積極的運球、搶球、投籃,最後幾場球賽還投進了幾球,實在是很有成就感,練習和時間的投入,就會帶來自我肯